说话之间——语言的编码与解码

普通人每天都要说话和听话,人们对“说话”习以为常,一般不会意识到:这事儿很复杂。

说和听是人类最基本的交流方式,交流的媒介是声音,准确的说是语言。

语言本质上是一组符号,说话者要表达某个意思,就得选用合适的符号相互搭配、前后连贯起来,所谓“遣词造句”是也,用信息学的术语叫做“编码”。而听话者要想明白说话者的意思,就得“解码”,把听到的话转化(理解)成相应的意思。说话之间,说者和听者就完成了语言的编码和解码。

读者或许觉得没那么复杂。是的,一般情况下感受不到这个过程,但每个人都会遇到以下情况:

1. 想表达某个意思或描述某种现象,却不知道怎么说,于是搜肠刮肚地想词儿,这时编码过程延长了,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。

2. 听到含混不清的字、词、句时,会分析或揣测说话人的意思,这个分析、揣测的过程就是解码,也因为过程延长而容易被我们感知。

借助这些“慢动作”,我们可以认识到,说话之间确实存在编码和解码。而说话时编码和解码还有很多细节。

1. 说话者在编码的同时,也在解码,并对编码做出相应的调整。说的同时可以听到自己的话,因此会解码自己的声音,并对比是否符合自己的本意,若有偏差,再说话(编码)时会调整过来。最常见的例子是,我们出现口误时一般会立即纠正过来。

2. 听话者解码的过程中,还包含匹配和校正的过程。一般情况下,听到家乡话时解码最快,因为听到的是自幼学习的母语,每个字词都能快速甚至直接解码成一定的意思。听到与母语有一定差别(但可以听懂)的方言时,解码就比较慢,因为解码前多一个匹配过程:听到某些(或很多)字词时,首先要与自己的方言对照并寻找最可能的匹配,匹配成功后才能理解对方的话,这时听话者解码的其实不是听到的、而是心里匹配上的语音。听到口吃不清的语音时,解码速度会很慢,因为要加上匹配和校正:听到某些(或很多)字词时,首先要与自己认可的正常语音对照并寻找最可能的匹配,匹配成功后会自动把听到的语音校正成自己认为的正常语音,然后解码。

以上就是说话之间的编码和解码过程,听到外语时的情况会更复杂,不是本文的讨论范畴。